EN

重寻设计先驱的时代意义:“维多克•帕帕奈克:设计的政治”举办

时间: 2018.10.12

“在当今充满挑战的时代里,帕帕奈克的探索方法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佐伊•瑞恩(Zoë Ryan),芝加哥艺术学院建筑与设计策展人

“我非常崇拜帕帕奈克,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号召者。”

——《设计革命》作者艾米丽•皮尔顿(Emily Pilloton)

九月末,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Vitra Design Museum )围绕20世纪激进设计先锋、设计思想家维多克•帕帕奈克,为其举办了至今为止最大回顾展 “维多克•帕帕奈克:设计的政治(Victor Papanek: The Politics of Design)”。展览由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巴塞罗那设计博物馆和维多克•帕帕奈克基金会共同合作完成。作为20世纪6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先驱之一,帕帕奈克以设计的社会性与生态性为导向,对设计伦理的探讨影响深远,成书于1971年的著名作品《为真实的世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仍旧是有史以来设计理论书籍中的畅销之冠。在书中,帕帕奈克呼吁“包容性”“社会伦理”“可持续性”等议题——这与今日所提倡的设计诉求前所未有地吻合。正如本展览的策展人阿米丽•克莱恩(Amelie Klein)所言:“帕帕奈克那个时代下的‘迫切’问题,到了现在只会更迫切。”

维多克•帕帕奈克(1923-98)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人家庭,1939年,迫于奥地利纳粹的威胁,逃到美国。他曾接受过英国、美国的教育,在纽约库柏联盟学院学习过建筑设计、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创意工程学,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和人道主义设计的先驱。做过职业的工业设计师之后,20世纪60年代,他发展了对消费主义的学术批评,这正是使他在世界各地广为人知的起点。帕帕奈克在美国众多高校担任过教学,这些理论对他的设计和教学有直接影响,他经常与他的学生一起合作开发,致力于解决真实世界的设计问题,实践过一些项目,包括设计非洲国家的电视和收音机、电动车,以及激发触觉活动的设计项目“Fingermajig” (1965–1970)、用户可以自行组装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居住方块(Living Cubes)”系列(1973)家具。

除了他的设计作品以外,本展还呈现了一些从未展出过的珍贵图纸、物品、影像、手抄本、印刷品等等。此外,一部分与帕帕奈克同时代(约1960s-1980s)的设计师,包括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等人作品的也纳入一同展出,一方面,20世界60-80年代的部分设计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另一方面,这些与帕帕奈克同时代的极具批判性、社会性、激进的作品也为观众打开了一个视角来了解维多克•帕帕奈克在设计方面的深远影响力。

然而,维多克•帕帕奈克的真正影响在于他以一位写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为设计界带来的全新、批判性的视野。在为《为真实世界设计》一书中对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设计师们设计低劣、糟糕的设计作品现象进行了指责,批判了产品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逐步究其原因,同时呼吁设计师们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倡导一种兼具批判性和创造力的设计方法。帕帕奈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他经常带着以这些理论去世界各地高校讲学,并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有关设计的更广泛的社会讨论。除了《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其他的一些有广泛影响的作品例如《为何事物行不通How Things Don’t Work (1977)》《为人类需求而设计Design for Human Scale(1983) 》也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他惯常以尖锐的语言和幽默的方式来批评对消费主义时代下的盲目信仰,并引导人们致力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书籍作品也巩固了他的“先驱者声誉。

展览“维多克•帕帕奈克:设计的政治” 分四个部分深入地介绍了他的生活和工作。开篇以一个概述性的大面幅媒体装置开始,徐徐展现那个时代背景下的设计师群体理想,随后用传记概览的方式追踪了帕帕奈克逃离欧洲纳粹压迫转往美国直到在国际上声名大噪的过程。接下来的两个部分焦点聚集于他的作品——包括他在由对消费主义的基本批评和对社会少数群体的关注、对当时所谓的“第三世界的生态、可持续性和制造需求的回应——创造和制造均采用自己拥有的资源,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20世界60年代“自助运动”的起点。展览上还有大量的由帕帕奈克、他的学生、合作人等设计的作品,包括丹麦设计师苏珊娜•科伊芙伊德(Susanne Koefoed)的成名作——1968年设计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通用无障碍通道标志的设计师,也是帕帕奈克的学生。

对帕帕奈克来说,“设计”超越了对物的形式研究,设计是一个过程,一种跨学科系统,一种对周围世界的必要性反馈,它是整体的、全面的,也始于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尊重。如帕帕奈克所言:“万物皆有联系”。设计能够为社会做什么呢?它理所应当能够为社会的少数群体、妇女儿童、老人、第三世界国家服务。“设计不应该‘保持沉默’,所有的设计应当与社会、环境、生态的后果联系起来”。

展览上辅以大约20件经过精心挑选的当代设计师作品,其中包括凯瑟琳•莎拉•扬(Catherine Sarah Young)、托马斯•莎拉斯诺(Tomás Saraceno)、加布里•埃尔•安马赫(Gabriel Ann Maher)巴西群体Flui Coletivo和Questtonó等,同样他们的作品也涉及复杂的主题,如全球气候变化,性别认同观念,消费者行为或移民的经济现实,这意味着对帕帕奈克在20世纪60年代已关注的问题在现当代语境中的持续共鸣。

可以说,“维多克•帕帕奈克:设计的政治”既是一个回顾展,也是一个主题展。通过聚焦对帕帕奈克这位先导者,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个更宏观的主题,即设计作为社会化政治工具的意义。毕竟,在帕帕奈克时代属于革命性的东西现在已被普遍接受: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形式;它是社会转型的工具,必须考虑社会伦理和道德观点。在当下,关于社会设计和设计思维等主题的辩论理所当然地借鉴了帕帕奈克的观点。该展览旨在重新发现帕帕奈克作为探索设计论题的先驱——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依旧被认为是设计界最伟大的前沿思想家之一的意义。与此同时,它探讨了帕帕奈克的社会设计实践如何改变我们今天的世界——以及它如何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编译/张译之

(图文编译自维特拉博物馆官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