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戴裕洲:《兰亭八柱系列作品》和楷书《天问》

时间: 2014.7.17

《兰亭八柱系列作品》创作的初衷是出于我对简牍书迹的痴迷,想通过书于简牍,原汁原味的体会古人的书写状态,作到“最入古,渐出新”。于是首先创作了《简书兰亭》,即以从战国到王莽新朝这段时期中的八种典型的简书风格将《兰亭序》书于八种不同规格(依照古代简牍尺寸)的竹简上,以期在对古代简牍书迹有一宏观的认识的基础上体悟书体演变过程中其字形与用笔之变。

众所周知,在中国书法史上,传统帖学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直到明末清初汉学的复兴,随着金石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碑学改良帖学的主张和理论才得以出现,汉代的诸多隶书名品才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可。但这种种碑刻,即使其刻拓极其精湛,也终究不能完全反映当时书写者的用笔、用墨方式,况且这些碑帖或多或少皆有残损,更为人们窥其汉隶真貌蒙上了一层面纱。而我国在20世纪以来,随着各地古代简牍的大量出土,无疑等于揭开了这层面纱,透过那鲜活的墨迹不仅可以直接看到古人的运笔、结字、用墨方式,甚至还可以感受到古人书写时呼吸和情感的变化,这也为现当代的书法创作注入了新的养分。

之所以选择《兰亭序》作为创作的对象,并且命名为“兰亭八柱”有其历史渊源。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春,与群贤儒士聚会宴咏时,席间饮酒赋诗,王羲之为32人诗作,写了一篇324字的《兰亭序》,又称《兰亭诗序》。该序在书法上有很高的价值,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酷爱书法艺术的乾隆皇帝,对于文人雅士游兴会稽古兰亭和王羲之所书《兰亭序》帖深表赞许,于是从内务府藏帖中,尽搜历代名家的兰亭墨迹,共收集到兰亭帖墨迹六帧:唐虞世南摹、褚遂良摹、冯承素摹《兰亭序》、唐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原本,加上清大学士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所缺部分,及乾隆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合为“兰亭八柱册”。同时于乾隆四十四年,在兰亭改建时,将原亭的木柱,改为八根石柱。乾隆帝在他所作的题记中写道:“己亥春,辑兰亭八柱之册,就此亭易以石柱,而各刻一册一柱”,其目的是“以永其传”。

自古书刻不分家,《篆刻兰亭句》的创作是将一整块巴林原石分切成1~8cm的八方印章,在观魏晋之前的八种玺印风格每每皆有所得后刻兰亭句。无论是从印文还是边款都力求入古,发掘信息点。出新,将信息点显化,给人一种新的视觉感受;《行草兰亭诗》采用横卷的形式,取法米芾大字行书,略参简牍书迹笔意书右军《兰亭诗》。行草书平日用功最勤,这件作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科四年的研习成果。

另外,楷书作品之所以选择屈原《天问》为创作的内容,是因为我生长在汨罗江畔,自幼就对屈大夫抱有无比崇敬之心,而《天问》大概是保留远古神话传统最多有系统的文学篇章。于是怀揣着对远古神话的向往以初唐楷法和古代简牍书迹的部分字法将其书于(300×30cm)的纵长条的仿古绢上,整篇分中楷和小楷两部分,旨在使作品能更好的反映作者对楷书系统的理解又能加强其视觉形式上的节奏感。

“最入古,渐出新。”不仅是我这次毕创的宗旨,也将成为我今后漫漫艺术征程中的风向标。所谓入古,就是对古代书法资源的解读能力、理解能力、体悟能力。入古不仅仅是手段和过程,也是目的和习常。入古程度决定出新能力,入古的过程即是出新的过程,它们是同体同步的。作为一个书法实践者,我很喜欢这种方式,且很乐意走下去……

艺术家简历:

戴裕洲,1989年生于湖南汨罗。201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并但任书法班班长。2014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海 )

个人获奖情况:   
2011年作品《王铎行书创作》荣获博宝网首届“艺术•新生”学院派新生代书画联展优秀奖。
2012年作品《行书创作》入展湖南省第五届新人新作书法篆刻作品展,加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
2013年作品《米芾尺牍选临》应邀参展湖南省汨罗市首届书法临摹作品展。
荣获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本科毕业作品展一等奖和“优秀毕业生”称号,作品《兰亭八柱系列作品---行草兰亭诗》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荣获2014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