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古元: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学者李桦

时间: 2018.1.5

1994年4月28日上午得知:“李桦同志突然发病,人已送协和医院治疗……”,我感到十分震惊。三天前我还见到他在全国第五届藏书票展览会上致开幕词,并与来自各地的版画作者畅谈、签名留念。翌日他又在家中接待湖北电视台摄制组的专访录像。这么繁忙的任务,对这位八十七岁的老人来说毕竟是太劳累了!

李桦是个不知疲倦的人,自1983年辞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职务,当时虽已七十六岁高龄,但仍然和以前一样承担许多社会工作。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学者,所以不断地有人前来拜访或写信求教于他,他总是满腔热情地认真接受他们的要求。然而,近几年来他的体质巳渐渐衰弱,病魔常来侵袭他。1992年初,他生病住进医院,经过两周治疗,虽然有所好转,但仍需继续服药和休息,可是他惦念着家里一定又有很多的来信要答复,还有很多工作未做完,坚持要出院。医生、亲友和学院领导人都劝他再住一段时间,但他很固执,一定要出皖。后来学院—位同志用了一计:“现在学院正是放寒假时期,不能办理出院的费用,暂时还不能出院。”这一计果然生效,他才答应再住一个星期。近两年来,他先后又发过两次较重的病,及时入医院治疗,出院后,又投人工作中。

5月5日上午9时,我来到医院看他,他躺在病床上,发着高烧,额上敷贴着冰袋,我凑近他耳边,轻轻地呼唤一声“李桦同志”,我是多么希望他能听到我的声音啊。但他闭目不语,处于昏迷中。我在他病床边沿站立着,含着泪水凝视着他那和蔼的面容。他那满头的银发,显现出他已走过多少不平凡的坎坷岁月,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喜悦和忧伤!他在艺圃中奋斗了将近七十个严寒酷暑,创作了无数件优秀版画及理论著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艺坛新秀,历尽千辛万苦。此刻,他正在和死神搏斗着,我默默地祝愿他能再一次战胜病魔。

不料,就在当天上午11时30分,这位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艺坛的一位巨匠,版画界的一代宗师,与世长辞了,哀哉!

他已经一去不返了,但几十年来的往事缭绕在我的心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上中学时就从书刊上见过李桦的木刻作品,那幅《怒吼吧中国》以胜利的刀锋刻绘出遭受外国侵略、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呼声,像吹响的号角,震撼着民众的心灵。这幅画给我的印象很深,从此李桦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初次见到李桦是在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上,看上去他是一个身材瘦小、温文尔雅的学者,但他的木刻作品却是如此刚强有力,使我感到惊讶!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我是在这次大会后才读到的,如:《粮丁去后》(1946)、《饥饿线上》(1946)、《民主何在》(1946)、《抓丁》(1947)、《征税》(1947)、《挣扎》(1947)、《起来》(1947)、《夜的恐怖》(1947)、《里外同心》(1947)、《民主进行曲》(1947)、《民主死不了—痛悼李公朴、闻一多》(1947)等等。李桦以其锋利的刻刀,愤怒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腐败,勇敢地投入“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浪潮之中,他是活跃在国统区木刻运动的主将和组织者,这段时间也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

建国之后,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人美术教育和创作中。中央美院版画系是他亲手创建的,他在教学工作中坚定地执行党的教育路线和文艺方向,培养了大批人才,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教学之余,又创作了大批版画和论文,为发扬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光荣传统,为推动中国版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桦为人光明正大、心胸开阔,他除了倾心致力于版画事业外,空暇时间最喜欢读书。“文革”期间中央美院的教职员工都到农场劳动,我和李桦编入同一个班,劳动之余,他总是拿着书本精心阅读,常常听他谈论有关历史、人文、科学等方面的话题,知识非常渊博。记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他站在院子里仰视星空,对我讲了许多天文学的知识,他对星系、星座的名称与距离,运转的规律,流星的发生与陨石的坠落,以及一些天文数字,记得一字不差。他那认真钻研学问的精神令人钦佩。他所以一贯淡泊名利、不求虚荣,具有崇高信念和乐观精神,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他对宇宙空间的浩瀚和人类历史长河的洞察,使他心胸宽广,能够不畏艰辛险阻,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

八十多年前他从广东省番禺县一个普通的家庭走出来,现在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一生曲曲折折、辛辛苦苦,没有留下一句遗嘱,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遗产。我们非常崇敬他!将永远怀念他!